• 注册
  • 徽州古道 徽州古道 关注:0 内容:100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黄山徽风网 > 主题游 > 徽州古道 > 正文
    靓号:230559
    官方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这句诗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大燕岭古道的独有景色。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这句诗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大燕岭古道的独有景色。

    燕岭古道起于休宁县山斗乡燕源村汉公坑组,翻越五龙山,至婺源县溪头乡,传为唐开元年间开凿,为众多休婺古道之一。古道分“大燕岭”“小燕岭”两条,其中“大燕岭”自汉公坑村口上山,途径婺源青石村的斗?(tài)等山村抵达溪头乡;“小燕岭”则起于村尾,途经青石村的龙池?、平坑等山村后,与“大燕岭”古道汇合。古道翻越至五龙山南麓后,分出许多细枝末节,连接着五龙山腹地星罗棋布的大小村寨,是五龙山中少有的一处古道网络。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溪头十八国”:是不是有原始部落的感觉?

    在古徽州,古道因徽商而通达,徽商因古道而昌盛。每条古道像是根植在徽商心底的一根长线,不管他们飞得再高、飘得再远,终究都会被这根线拉回到那个生养他们的山村。他们一生对于银子的追求也堆砌成山村里的高墙深院、祖祠社庙,仿佛是这根线上开出的花、结出的果。这根“线”本身也是徽商财富的一个归宿,架桥修路历来是徽州人孜孜不倦的修行追求,同村同族甚至还以此攀比,“大小燕岭”古道就是汉公坑村先人夸奢斗富的产物。汉公坑村深处燕源河尽头,居吴、俞两姓,相传先有吴姓大户在村尾修建“小燕岭”山道,俞姓也不甘示弱,便从村头再建一条更高“规格”的大道。两条古道穿行在茫茫竹海中,除垭口相隔几座山峰外,起点、终点一致,成为“燕岭双飞”的独特景观,其形成的环形路线为广大户外徒步者所钟爱。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在我想象中,能容得下两位一掷千金的富商和两条通衢孔道的汉公坑村定是亭台楼阁、牌坊庙宇、街巷阡陌的“大村庄”。当我们的汽车行至山坳尽头,只见湍急的溪水从狭窄的山谷里奔涌而出,如不是悬崖上方有古道通达,真难以想象仅有十余米宽的“山门”里竟有一个近千年的历史古村。遗憾的是,这只是一个仅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且现存大部分房屋为现代钢筋水泥结构。村庄临溪傍山,两边峰高谷窄,村内略显阴暗潮湿。村中少有行人,近十幢木质老屋已摇摇欲坠,那几处仍然矗立在古宅残址上的门楼石柱似乎还在惦记着当年的喧嚣。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和众多徽州古道一样,燕岭古道早已淡出百姓的生活视野,仅有少数村民上山劳作时行走,尤其“小燕岭”,路面略窄,杂草交织,加上昨夜暴雨,路面湿滑。为安全起见,我们决定行走大燕岭古道至斗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村,并穿越另一山谷至阳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村,单程约10公里。

    古道入口距汉公坑村水口尚有三四百米,一座单拱石桥横跨燕源河上,明澈的河水跌宕在河床的卵石间,乳白的水花穿过石桥,消失在不远处的河道湾谷里。过了桥,即进入古道,经过几根苍天古树后,钻进无际的竹林中。古道宽1-1.5米,传统的徽州青石铺设,路面规整,石阶平缓,属“官道”标准。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这样一条沿着山脊逶迤而上的青石古道,穿行在亭亭玉立的翠竹间,墨绿的石阶,嫩绿的青草,青绿的毛竹,蓝蓝的天空,微微的山风,仿佛进入没有凡尘纷扰的禅境。人行其间,头顶蓝天白云,脚踩青石台阶,青山萦翠,溪水潺潺,仿若禅师问道。在这一刻,城市的喧嚣、职场的奔波、生活的繁杂都已归于静默,归于这碧波荡漾的竹海,归于竹林深处的蝉嘶鸟鸣,归于一颗被涤荡澄明的凡心。

    竹海幽径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行走在这样的古道上,一股清凉会不自觉地从脚底升腾而起,传递至身体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将鼻翼间虏获的草木清香融化成舒坦的快感。即使路边那些笋箨未脱的新竹也招展着青春的调皮和妩媚,忍不住多看两眼。然而随着古道的不断拔高,这段长达1.7公里、没有一处Z字迂回、沿着山脊直线攀升的蹬道,仿佛一挂看不到顶天梯,考验着每位行走者的体力和毅力。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身体的劳累本可歇息后再走,但在徽州的竹林里有种特殊的蚊子,背部黑白相间,腿长,比普通蚊子个头大一倍,一旦被叮上,立即鼓出一个包包,红红的,奇痒无比。因昨夜大雨,林中潮湿闷热,蚊子已倾巢而出,行人一旦驻足,它们即一哄而上。这些在耳边嗡嗡叫的花蚊子赶着我们一刻不停地往前奔走,直到第一层山峰,被灼热的阳光驱走后,我们才得以喘气休息。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此刻,我们已汗流浃背,衣衫尽湿。

    出透汗的舒畅让人爽心悦目,此处峰回路转,极目远眺,五龙山脉大小诸峰逶迤至远方,与天际相接。蜿蜒跌宕的山垅间尽是翠绿的竹林,随风波涛起伏,碧如海洋。竹海间偶有村寨,黄墙黑瓦,宛如海洋中突兀而出岛屿。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相对于古道边的玉立修竹、视野内的金波碧海,蚊子该是秀色中的败笔,亦或是为收获美景所付出的必要代价。这或许就是美的原生状态,自然的,多维度的,她既有阳光灿烂的一面,也有阴暗潮湿的一角,关键在于你所站的角度和自身的视野。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接下来的路基本平坦,个别路面略有毁损,约五六百米后抵达大燕岭垭口。此处海拔670米,立有皖赣9号界碑,大理石材质,2016年才新设的。有人在石碑的水泥基座上写有“燕岭徽商古驿道”,这是我们整个行程中见到唯一一处古道文字标识。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离开界碑,前行约二十分钟,见一座路亭。路亭为歇山顶,梁椽瓦片应为近年修葺增补,三面石墙则是历史原状。路亭内置条石坐凳,设有佛,供奉“泗州大圣尊神”,落款为乾隆已已年(1749)春月。墙体上方还有毛笔题写的“燕岭徽商道始凿于唐开元年间”字样。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过了路亭,古道渐宽,修竹依旧。短暂下坡后即到达海拔550米的斗村。

    斗村位于婺源东北、五龙山南麓。村庄面向小燕岭诸峰,坐落在一处“太师椅”状的山腰上,周边有多株红豆杉、香榧、苦槠等千年古树,整座村庄簇拥在翠竹丛中,是古徽州传统村庄选址理念中一处袖珍形的“风水”宝地。斗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村现居60余户人家,均为洪姓,迁自婺源段莘乡官坑村,至今已700多年,可惜村中尚存的十几栋清代、民国时期徽派民居毁损程度相当严重,村口木质门楼也即将倒塌。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一个“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字足以说明斗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村的古老。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为徽州方言用字,常用于高山小村庄名称,电脑字库中暂无此字,据《康熙字典》解释,同“汰”字,意为“淘洗”,显然与村名相悖。《说文》曰:“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浙㵎也”,即“浙水之山涧”,大意为新安江源头溪涧,与山村名称也相去甚远。在徽州古村落中,一般取名“”字的村庄都在半山腰中,含义应为“山中较为平坦的地方”或“山腰的坡地”,“斗”解读为“状如量斗的坡地”,或许更贴切。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相对于以形状命名的“斗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村,与其一山之隔的“阳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则是以村庄的朝向命名的。从“斗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村庄后面的一条仅有六七十公分宽的青石山道到达山顶,即可见到对面山腰上一处竹海包围中的村庄,即“阳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徽州有句俗语叫“看山跑死马”。阳我们仅隔一条山坳,但一下一上3公里,且此路少有行人,其中一段下坡路面已被柴草完全覆盖。当我们艰难地走到谷底时,一位穿短袖老兄的手臂上已经被芜草割出许多血口子,我也不幸一屁股滑下几个台阶,至今还隐隐作痛。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从谷底到阳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村的青石山道常有村民行走,目前保存基本完好。这条青石古道一直延伸到村中屋前房后的每一条小巷,它们与斑驳的砖墙一起记录着这个村庄曾经的历史。村中建筑与“斗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相似,古朴与落寞共存,只是村庄所处地理位置略显宽敞一些,日照充足。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稍事休息后,我们原路返程。

    下午的太阳有些火辣,竹林里蚊子少了许多。

    此刻

    悠悠的古道青青的竹,远处的竹海近处的风

    确实有些心醉。

    ——-2018/5/13.星期日.多云

    ——————————————————————————————–

    徽州古道—大燕岭古道

    本文来源:“乡野闲谈”(黄良顺)公众号

    本站已获得授权如需要转载请联系作者!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徽州主题游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