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徽州古道 徽州古道 关注:0 内容:100

    徽州古道—丛山关古道(如今只剩名字)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黄山徽风网 > 主题游 > 徽州古道 > 正文
    靓号:230559
    官方

    丛山关为古徽州“北大门”,是徽州境内唯一一处水陆两座关卡并存的关隘,俗称“水关”和“旱关”……(全文3100字,阅读时间约15分钟)

    古道指数
      精彩指数☆☆☆ 危险指数☆☆强度指数☆ 完好指数 0%

    徽州古道—丛山关古道(如今只剩名字)

    严格意义上说,丛山关已不复存在,关内外的古道也早已被飞驰而来的慈张公路、皖赣铁路所湮没,历史的刀光剑影在这里留下的疤痕即将被时光抚平。物非人非,唯青山依在。作为徽州古道系列的第五十次行走,我还是走进这处“徽(州)宣(州)之脊”,沉那段羸弱厚重的历史,寻觅千年岁月留在这片土地上最后遗存。丛山关位于绩溪县扬溪镇丛山村,距古徽州府城歙县五十公里,1956年行政区划调整前一直是徽州与宣州界岭,为黄山、天目山余脉的分界点,也是新安江与长江的分水岭。穿越丛山关的古道自歙县起,沿杨之河逆流而上,经绩溪、杨溪、金沙,至宁国府,是古徽州府至宁国府的官道,为徽州府“九龙出海”的古道之一,也是历代战争期间兵马粮草的主要通道。丛山关不高,高低相距不足50米,但东西两边群山高耸,在此形成唯一豁口,为古徽州地域的天然“北大门”,历代均有重兵驻守,即使到了热兵器时代的抗日战争,这道天然屏障依然镇住了日本侵略者的坦克大炮。

    徽州古道—丛山关古道(如今只剩名字)

    (以当中小山为中心,左为水关,右为旱关)

    徽州群山拱护,周高中低,域内新安江滩多水急,“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故大山夹持间的大小关隘则成了徽州的天然哨卡。东面的“昱岭关”、南面的“马金岭”“塔岭”“右龙岭”、西面的“榉根岭”、北面“羊栈岭”、“汤岭”、“箬岭”,以及邑内的“新安关”、“西武岭”等等,除“新安关”扼守练江水域外,其它均踞山岭为关,唯丛山关水陆两座关卡并存,俗称“水关”和“旱关”。如今的丛山关仅剩一个村庄的名称。居住在古关遗址附近的村民现存仅一二十户,穿关而过的公路和铁路似乎将他们定格在遥远的过去,与对面鳞次栉比的村庄有些格格不入。如果不是这座关卡,这个村庄所在位置堪称徽州“堪舆术”中的风水宝地:坐北朝南,丛山四合,山环水绕。村庄北面两列青山对峙,东西夹持成岭。立于垭口,南望徽州,山坡缓缓,杨之河逶迤远方。岭北断落成崖,其下是环绕垭口西面小山而来的丛山溪,并与龙丛源聚流成河,从而形成一道天然城池。明朝末年,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休宁人金声在垭口垒石为城,“置楼撸,设铁门”而成关隘,建成“旱关”。在此之前是隋朝末年汪华部将汪天瑶垒砌的关墙。清雍正年间,丛山关设汛地,“置眺楼一座,烟墩两座,牌坊、旗杆、营房俱全”,并在“旱关”西面的丛山溪上建起水坝,中置水闸,为“水关”。旱关与水关间突起的小山峰上还建起城墙等防御工事。这样一处一夫守关,千人气塞的工事一旦有外敌入侵,旱关可御敌于关下,水关则蓄水成兵,大闸一开,天外来水绕过山包直抵关北崖壁之下,来犯之敌不被洪水卷走,也只能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徽州古道—丛山关古道(如今只剩名字)

    历来关隘不外乎御外,防盗贼,查赋税。千百年来,这座水旱相辅、易守难攻的古关隘见证了徽州人保家卫国的英勇和悲壮,见证了一段段功垂竹帛,青史不泯的战争史诗:

    隋大业年间,汪华起兵歙州,驱逐郡守,众拥为帅,并亲领精兵八百,出关攻取宣州,继而取杭、睦、婺、饶四洲,统兵十万,建号吴王,保六州百姓安居乐业十余年;明朝末年,崇祯皇帝败亡,清军于顺治二年(1645)长驱南下,直逼徽州,徽人金声、江天一举兵抗击,组织民勇坚守数月,终因内奸出卖、腹背受敌而失守被俘,二人誓死不降,慷慨就义;清咸丰三年(1853)起,太平天国扰掠徽州十年,丛山关据守徽州北门,久攻不破,直至咸丰十年九月,因曾国藩易将驻守的童梅华“重守城池,轻守山岭”而失守,守军瀛洲章培德、章培元、章培福、章培兴四兄弟赴前拒敌,奋不顾身,力竭而死。据史料记载,民国二十二年(1933)修建芜屯公路,从关楼东面山下穿过,部分关墙被拆。民国二十四年(1935)兴建京赣铁路,与公路平行穿过关口,雄关要隘再次被拆,但关门依在。然在铁路路基基本建成,且已铺设部分钢轨之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不得不下令炸毁桥梁路基,以阻日寇入侵徽州。据说,当时国民政府国防部通知炸毁铁路时,也不舍得这条自清朝末年就开始建设的铁路大动脉,只要求炸毁38号桥”,却误传军令成“三十八座桥”。现皖赣铁路于1979年开始建设,也是丛山关彻底被拆毁的日子。

    徽州古道—丛山关古道(如今只剩名字)

    丛山关村里一位现年62岁的张姓村民告诉我,离他家二十多米远、村庄最北的那间平房(猪圈)就建在关前,紧挨的那条石磅是目前唯一保留的关楼建筑。他家门前这条大路就是原来出关的古道,由一块块平整的麻石铺成,这些年每家门口浇筑水泥路面时,完整的石板都被取出来做了墙基石或门槛、石阶,其它的就地敲碎填成路基。老张说,他小的时候,这个关楼还在,他们常到里面玩耍。关楼两层,楼下瓮城,南北各有一扇石门(作者注:可能是铁边框包青石的大门),很重,他们根本关不动。楼上是碉楼,城可架枪炮,有好多弹孔。关楼墙体由方方正正的大石块垒砌而成,靠近公路那边已拆除部分,其余是八几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修铁路时拆掉的,拆下的石块也就地填埋成路基。老张还说,修铁路前,从关上下来的这条古道两边都是楼房店面,挑担的,走路的,还有驮货的骆驼、驴马,成天人来客往不断。这条街上各种各样的店铺都有,他家是开米店的,紧挨着北面一家是豆腐店。修铁路时,古道东面一排房子全拆了,“豆腐店”原来是“过街楼”,前店后坊,后来拆了一半,目前这半栋房子是这条街上最老的。

    徽州古道—丛山关古道(如今只剩名字)

    (出关古道现状)言语之中,村民对这条从门前轰隆而过的铁路颇有怨气。当时修建时,没有给他们建跨铁路通道,村里大部分人都把房子建到了对面马路边,虽经积极争取,去年已在南面几百米处建成一条跨路隧道,但毕竟不便。按老张指点,我登上那截最后的“关楼”。黝黑的石墙上面种了成片的雷竹,已没有任何一点古关隘的痕迹。再沿着竹林间的水泥路登上两关间的小山峰,除了葱翠玉立的雷竹外,连星星点点的关墙遗址都没见到,偶尔有散落林间的块石,不知是否当年拆除城墙时幸存下来的碎片。

    徽州古道—丛山关古道(如今只剩名字)

    (箭头所指为残存的关墙石基、对面漆黑的岩壁下为公路)

    从小山下来后,我绕到村庄西面的小溪边,沿着溪边的水泥公路寻找“水关”遗址。按村民描述,我在离村百余米处、两山夹持最窄处,见到水泥路上方山坡上有一堆“乱石”,石堆长约两米,高不足一米,厚仅几十公分。路边的小溪很小,但水流湍急,我跳到小溪对面,见到东面山坡上也有类似的乱石堆。老张说,他也没见过水关,听老人讲,“乱石堆”就是水关石坝留下的,和现在的水库拦河坝差不多,当中是水闸。以前这里还有点石墙,后来好的石头都被搬走做房子了,砌水泥路时也用了一些石头,现在就剩这堆没人要的乱石。

    徽州古道—丛山关古道(如今只剩名字)

    (水关遗址,箭头所指为古水关顶部)

    我离开丛山村,穿过一条跨越铁路的便道,站在慈张公路边,站在那块2013年新立的、刻有“丛山关”标识的巨石前。公路两边山崖高耸依旧,当年狭窄的垭口已被公路、铁路拉宽了两三倍,东面的山肩上还有穿洞而过的高速公路。垭口北面的断崖已被公路填平,当年架在丛山溪上的巧溪桥已被雄伟的铁路桥所替代,紧挨铁路的还有两座被炸毁半截铁路桥墩,裸露的钢筋水泥像一张狰狞的面孔刻记着那段刚强不屈的历史。

    徽州古道—丛山关古道(如今只剩名字)

    (水关仅存的一堆乱石)

    我走到垭口间那高低不再明显的“岭头”,站在这高高的南北分水岭上,想象着一场漂泊大雨在我面前奔向南北:一路向北,九曲环绕,经水阳江、青弋江,冲进涛涛壮阔的长江;一路向南,百折不挠,经徽水、练江、新安江,融入浩浩荡荡的钱塘江。将来当它们在东海,甚至在茫茫无际的太平洋里再见面时,是否还记得此刻一步之遥的距离呢?那堵残留在村北的关楼残墙,那堆仅剩的水关“乱石”,和那些成了门槛台阶、甚至永远埋在路基下的石块,假如还能重新见面,它们还能认识吗?假如真的能见面,不知是前者追随后者,还是后者回归前者?我真的不敢再想下去了。

    徽州古道—丛山关古道(如今只剩名字)

    ——————————————————————————————–

    徽州古道—丛山关古道(如今只剩名字)

    本文来源:“乡野闲谈”(黄良顺)公众号

    本站已获得授权如需要转载请联系作者!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徽州主题游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