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徽州古道 徽州古道 关注:0 内容:100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黄山徽风网 > 主题游 > 徽州古道 > 正文
    靓号:230559
    官方

    登天都数次,一直未能成文。自去年五月起,天都峰进入为期五年的“轮休恢复,近期已无缘前往,故写此文,以作留念。(全文3700字)

    古道评价指数精彩指数★★★★★ 危险指数★★★★强度指数★★★★ 完好指数100%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天都峰海拔1829.2米,在黄山七十二峰中,位居第三,但因其峰骨竦桀,卓立天穹,险峻程度却为黄山群峰之首,有着“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称,被古人视作“天上都会,群仙所居”之地,故名。

    天都峰现有两条登山步道。严格来说是一条步道,一上一下。我首次登顶天都时,从半山寺上行至老人峰对面,沿天都峰腰攀行至峰顶,然后另路下山,经“老道口”至玉屏楼。前者称之“天都新道”,建成于19847月。后者俗称“天都老道”,为真正意义上的古道,其路径最早可追溯至唐朝。唐僧岛云《登天都峰》曰:“盘空千万仞,险若上丹梯。迥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也因此成为有文字记载的登天都峰第一人。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岛云是否登上天都绝顶,尚无法推断。在现有记载中,首位成功登顶并详细记载登山路径的是明僧普门。普门不仅筹建了护国慈光寺(现慈光阁)、文殊院(现玉屏楼宾馆处)、大悲院(光明顶南面山腋中,现圮不存),也是黄山众多登山古道的开拓者,有着“开山和尚”之称。据许承尧《普门和尚行迹》载: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普门约僧人融川、静庵一起登天都峰。起初路程比较顺畅,到了峰腰,回首俯瞰,下不见底。抬头仰望,石壁直立,无手抓立足之处。于是他们砍了一棵树,架在石壁上,以树杈为梯,接脚而上。紧接着,他们又绕过几道弯,走了一段路,但顺着山峰向北望去时,还是上不见顶。此处有一块石壁,开裂如口,上下两片岩石间,高不足三尺,深达几丈。于是,他们三人像仰泳那样,后背着地,从石壁缝隙中匍匐通过。出口后,他们又搭了几级台阶,并努力攀至山峰顶部(作者注:应在现“天上玉屏”处)。此时浓云细雨已至,他们三人身藏云里,合掌向北跪拜。当他们站起后,顿时云开雾散,诸峰尽现眼前。然后,他们又向东面下行,不久,眼前有一石洞,且洞中有洞,高低错落。小洞之外,大洞以内,高两三丈,深有四五间房之广。他们向猴子松鼠那样,爬上翻下,钻过这些石洞。出来后,绕过一巨石,终于登上天都绝顶。峰顶部较为平坦,可站立三五人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这是现有黄山古文献中,描述天都古道最早的文字。此后阔庵上人(1616年)、徐霞客(1618年)等,先后有登顶天都记载,虽“路甚径而无险”或“历险数次遂达绝顶”,但也说明彼时天都已有登山古道,并非“绝蹬”。而完整意义上的登山古道是民国时期修成的石阶蹬道,其路径沿用至今。古道自“老道口”起,止于天都极顶,全长650米,高差300米,始凿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1984年再次凿石拓宽。与“天都新道”相比,古道近半路段直立于崖壁,坡度达60°以上,宛如悬梯直通苍穹。然自玉屏索道开通以来,步行登山者寥寥,走“循环道”上下者更是少之又少。二十多年来,我数次登顶天都,也基本都是走“老道”往返的。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从“老道口”至第一层峰顶的“天上玉屏”路段,长约两三百米,历代名人游记基本一笔带过。因这一路段多有崖石褶皱,其间草木丛生,先人“攀草牵棘”,即可“从流石蛇行而上”,并未觉得有多少奇险,自然入不了他们的文字。就如古人认为飞鸟不过的峭壁上,现在有了钢筋水泥的凌空栈道,也就如履平地一样。蹬道凿在两条山皱之间的石壁上,最陡处达80°,台阶高度30-40厘米。蹬道两边既无柴草可抓,也非Z字型迂回盘道,就像一挂悬梯,直挺挺地贴在石壁上。人行其上,如壁虎攀墙,无不战战兢兢的。若有失足滑落者,则无物可档,无险可守,即使我这种登山“老驴友”,偶尔回望,虚空无余,也不免会腿脚发抖。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这段从自然岩体上凿出的台阶,几乎囊括黄山蹬道的全部类型,使之成为黄山古蹬道的代表。其布局,除单级梯状排列外,还有双级或三级错列的;其结构上,除平面崖壁凿槽成级外,还有贴壁临崖凿挖成道,或与条石搭砌组合成级的;其形状,除了平面台阶外,还有凿于石壁的“石窝”,甚至是“脚印”。古蹬道的扶栏也及其丰富,除常见的柱链(绳)式、石柱横栏式、铁管式外,还有凿岩成槽形成的自然石墙,以及利用片石或石板、石柱竖立而成的扶栏。个别地方还在崖壁一侧凿出一条管状抓手或石窝抓槽。路边坐凳更是令人耳目一新,除条石搭砌的石凳外,还有岩石上直接凿出的排凳、“圈椅”等,甚至还凿有放置杯具的“茶几”。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休息点选址本身也别具特色,每隔五六十米一处的休息平台,就像枯藤上开出一朵花,每位登高者跨上休息平台那一刻,都有着绝处逢生的欣喜。平台不大,险中取夷,均为蹬道上的绝妙观景点。这段蹬道共有三处平台,站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莲花峰、莲蕊峰、玉屏峰,远近高低,云里雾外,风骚各异。第一处平台回首观景,可见老道口上,耕云峰下,一石耸立,上尖下细中粗,酷似仕女玉立,其側有一石,如跪立童子,两石相连,构成“童子拜观音”图景。据说以前在“观音手握处”还有一棵小松树,宛如菩萨杨枝甘露。第二处观景台上,可左看“耕云峰”顶,两石平卧,东粗西细,形似犁尖,势如耕云犁雾,故名。此石远观如“松鼠”匍匐,又名“松鼠跳天都”。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天梯”顶端,即第一层峰顶。周高中低,巨石环列,状如屏风,故名“天上玉屏”。其上携有“天上玉屏”四字,款落民国三十六年。此处西望,莲花峰下,云雾缥缈,玉屏峰腰,千峰百态。玉屏卧佛身下,白墙红瓦,宛如一朵鲜红的玫瑰,盛开在的黄土芳草之中。站在“天上玉屏”远望玉屏诸峰,仿佛走进历史的深处,走进明清时期的文殊院,群峰拱护,仿若群仙云集、群贤论道、群僧朝觐。当年文殊院里,浑厚恢弘的晨钟暮鼓,似乎依然响彻在“黄海”之上。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过了这段“挂壁悬梯”,古道不是穿行在石隙间,就是躬身在石洞内。行人虽不需像徐霞客那样“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但在天都峰顶的石矼间上下穿行,步道所经之处,两边无不万丈峡谷,探身俯瞰,脚下迥迥生风。尤为“鲫鱼背”,乃天都蹬道,甚至为黄山绝险之首。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鲫鱼背”是一条10石矼,顶部不足1米,北连天都主峰,南悬百米深渊,两侧千仞悬崖,颇似鲫鱼遨游水中“鲫鱼背”为登顶天都的必经之路,其“鱼头”高悬,下有深沟,人不可越。民国期间,架条石成“天桥”,并在“鱼鳃”部位凿出登高石梯,“鱼脊”上也凿成石级或平板路面,两边增设柱索护栏。从此,这一险道成为勇登天都的标志,人行其上,仿若空飞翔。当然,大部分人过“鲫鱼背”时都是双手抓紧护栏,半爬半行,弓腰而过,少有胆大者敢在这里昂首挺胸大踏步的。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鲫鱼背”这样一处绝险之地,自明僧普门“开径”以来,鲜有文字记录。在众多古文献中,只有清末歙县许村人许全治有诗一首,曰:“无意吞舟归北海,何心借水跃昆明。游人尽是批麟客,竹杖芒鞋脊上行。”也由此可见,在民国凿通石阶路面前,“鲫鱼背”即可通行,不知第一个穿过“鲫鱼背”的人是谁?想想当时的“鲫鱼背”上,无级无栏,行者需多大勇气才敢在上行走。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民国时期鲫鱼背新凿石阶的照片,@图片来自网络)

    至于当年普门开辟的山径,只能在一些游记中去寻找它的影子,如徐霞客所描述的“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不知是否就是现在的“鲫鱼背”?普门匍匐穿过的那处“石壁裂口”,是现在“仙桃石”下的隧洞,还是“天都石室”呢?

    当年的古径现已无法考据,更不可能再去冒险探寻,就让它和那些因探险天都绝顶而坠斃山崖的勇士一样,永远沉睡在崖石间,和那些虬枝苍苍的黄山松、杜鹃树在一起。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这些匍匐于石上,傲立于崖尖的黄山松,从几亿年前的冰川世纪走来,直到千年前,才进入人类的视线,它们见证历史在黄山留下的每一个脚印,也印记每一处疤痕。鲫鱼背下,一株枝干漆黑、孤立路边的枯松,记录着一段不该发生的历史:1972年,游客王某登天都峰,扔烟蒂于崖下,引燃枯草,酿成山火,数千余株古松、杜鹃毁于一旦。在黄山历史上,各大寺庙楼宇,毁于火患者不计其数,这株枯松和“老道口”那块禁碑一样,是天都峰永远的痛,是黄山上一口永不停息的警钟。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过“鲫鱼背”,古道渐缓,穿“天都石室”不远,即至天都绝顶。

    峰顶于几方巨石之上,中平如掌,可容二三十人观景。其东有民国二十五年镌刻的“登峰造极”石碑及碑文,西面石携“药师琉璃光佛”六个大字。

    “药师琉璃光佛”为佛名,也称“药师琉璃光如来”,能治众生以琉璃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清静无染。

    我对佛教一无所知,每次看见这石刻时,我都会想到普门在此奇遇的“佛光”的情境:“忽有光现松上,圆如佛背镜形,明似中秋月色,三僧顶礼,少倾不现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佛光”是黄山可遇而不可求的自然奇观,十多年前我曾在莲花峰腋巧遇一次,此后一直无缘重逢。即使来山工作后,每遇早晚雨后放晴,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去那几个“点”等待,但至今均无所获。去年天都峰“轮休”前,我曾登顶一次。四月的天,烟雾缥缈,莲花峰若隐若现,“鲫鱼背”云蒸雾腾,如浮云端。登顶天都时,云雾竟慢慢化开,东面的雾气从山底缓缓上升,越过峰顶山脊后,又朝西面山谷中流淌而去,仿佛海上涨潮时跨越礁石的波浪,在慢镜头中慢慢回放。天空的云隙间,一缕海蓝突现,晶白的亮光从云后射出,照亮雾中群峰,银波闪闪。立于天都之巅,俯瞰万峰,如海中诸岛。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这正是出现“佛光”前奏,有云有雾,只待光束莅临。

    然而我们等待了近一小时,羸弱的阳光终究还是敌不过厚积的云层。此刻,时间已至上午10:30,不再有“佛光”所必备的照射角度,于是原路返回至老道口。

                                          二〇二〇年九月十五日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作者说明】此前有读者提出,文中引用古文太多,不便阅读。从本文起,我将尽量不再引用原文,改成自己的语言表述,其中内容与原文或有少量出入。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

    徽州古道—黄山天都老道(一条登天悬梯)

    本文来源:“乡野闲谈”(黄良顺)公众号

    本站已获得授权如需要转载请联系作者!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徽州主题游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