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徽州古道 徽州古道 关注:0 内容:100

    徽州古道—箬岭古道一(徽青古道,隋唐古道,旌歙古道,千年古官道)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黄山徽风网 > 主题游 > 徽州古道 > 正文
    靓号:230559
    官方

    箬岭古道又称“徽青古道”、“隋唐古道”“旌歙古道”“千年古官道”,是众多古徽道中最具代表的古道,也是古徽州府连接安庆府的主要官道,其最高点——箬岭关,是古徽州北部交通控制点,为“府治”屏障,历代兵家必争。徽州官员进省入京,学子北上赶考、商旅南来北往,百姓走亲访友,无不经此道。古道以歙县、太平(黄山区)、旌德三县界岭“箬岭关”为中心,向三县蜿蜒,南自歙县许村镇茅舍村,北往黄山区(太平县)谭家桥镇岭脚村,东至旌德县白地镇高甲村及绩溪县上庄镇,各段路程七至十公里不等。古道最早开凿于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4年),历经官府、民间多次修葺,至今保存完好,是徽州境内年代最久远的青石古道,堪称徽州古道之鼻祖。

    徽州古道—箬岭古道一(徽青古道,隋唐古道,旌歙古道,千年古官道)

    去年初春,曾受老同学辉武之约,首登箬岭。一行六七人驱车经许村至茅舍,驻车攀行,至箬岭关,后折返至茶坦古村用餐,餐后原路返回。古道路面四至六尺,石板青亮润滑,逶迤于青山翠竹间,或壁立山崖,或平铺山脊。途中亭庙古色依旧,但残墙断壁为多。茅舍、茶坦古村已不见“茶茶坦,板门面,家家户户开店面”盛况,但其倚山驭水的水口、大气磅礴的门楼、跌宕起伏的马头墙、高大沧桑的古树,依旧回响着那久远的喧嚣,依然渗透着昔日的雍容。箬岭关隘城楼依旧,登临关台之上,“天险重开”,顿有君临城上、号令千军万马之豪气。然未走完全程,恐有缺憾,故至今未能落笔成文。

    今年初夏,在“自由人户外群”龙哥的特意安排下,终能成行。为揽胜全程,特意驱车至旌德县白地镇开始登山。

    然好景不长,浓雾至。林荫下,本就阴暗,此刻已似夜幕,能见度不足30米,不免压抑。山中晴雨交替、雾散云开为常态,据说浓雾之中,嘶喊几声即可成雨。老天真的不嫌弃我的“公鸭”嗓子,一曲“妹妹地大胆地往前走”,果然磅礴大雨召之即来。幸好离一路亭——“旺子洞”不远,赶紧避雨。徽州古道,一般三至五里就有路亭,或倚路而建,或依山而筑,石墙泥瓦,木梁檩椽。但此处路亭却有不同,皆曰“洞”,类似一孔拱桥,后倚山坡,前临道路,因不需檩椽瓦片,可数百、上千年不需修缮而不圮塌。此处每一个“洞”,不仅仅是一段旅程,更一个故事:五里洞,距离起点高甲村五里之处;靠壁洞,过往行商祭祀“当境土地”(土地爷)之所;旺子洞,妇人求子、父母望子回家之意;天星洞,位于千米山巅,夜间客商架灯“洞”中,如天上星宿闪烁。

    徽州古道—箬岭古道一(徽青古道,隋唐古道,旌歙古道,千年古官道)

    二十分钟后,雨渐止,继续攀行。然避之不及的、和我们一起“避雨”、又在“肌肤之亲”中伴我前行的,还有几枚小动物——我们之前谈之色变的“马小姐”(蚂蟥)。箬岭北连“梅花岭”,东接“色岭”,何为“色”岭,我未曾考究,但其记载中色岭“蚓屈蛇横,少须拄笏hù”,果然名不虚传。当发现“马小姐”缠身时,其已深入皮脂,祛除后,仍血流不止。本以为“老脸皮厚”有优势,不曾想到此“小姐”绝不亚于倚路卖笑的彼“小姐”,“老少通吃”,瞬间驻停,即可附身而上。“前有埋伏后有追兵”的行军是最快的,我们唯有向前疾行才有“生机”,六七公里山路,竟不敢歇脚,一直“狂奔”至箬岭关。即使这样,其间仍被袭数次,好在“马小姐”无毒,据说,有“防血栓”功能,相当于免费打了几针“疫苗”。

    (出发前合影,大家神清气爽。在旌德,此古道叫“旌歙古道”)

    徽州古道—箬岭古道一(徽青古道,隋唐古道,旌歙古道,千年古官道)

    (天星洞,此洞当中为旌德与绩溪的界石。前面几位在这里清理蚂蝗)

    徽州古道—箬岭古道一(徽青古道,隋唐古道,旌歙古道,千年古官道)

    ——————————————————————————–

    徽州古道—箬岭古道一(徽青古道,隋唐古道,旌歙古道,千年古官道)

    本文来源:“乡野闲谈”(黄良顺)公众号

    本站已获的授权如需要转载请联系作者!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徽州主题游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