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徽州古道 徽州古道 关注:0 内容:100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黄山徽风网 > 主题游 > 徽州古道 > 正文
    靓号:230559
    官方

    色岭古道,俗称“旌歙古道”,也叫“东箬岭古道”,是古时旌德县西部进入歙县的官道,也是两者之间的天然关隘。现存古道自旌德县白地镇高甲村起,至箬岭关后,进入徽(州)青(阳)古道,南经许村至歙县,北过太平至青阳,是古时旌德一带前往黄山、九华山的要道,也是歙县北部前往旌德西部挑运粮食的捷径。(全文3980字)

    【强烈建议】秋冬季节行走!!!

    评价指数精彩指数★★★★☆  危险指数★★★★☆强度指数★★★☆☆  完好指数95%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色岭古道,俗称“旌歙古道”,也称“东箬岭古道”,是古时旌德县西部进入歙县的官道,也是两县间的天然关隘。现存古道自旌德县白地镇高甲村起,至箬岭关后,进入徽(州)青(阳)古道,南经许村至歙县,北过太平至青阳,是古时旌德一带前往黄山、九华山的要道,也是歙县北部前往旌德西部挑运粮食的捷径。古道肇建年月已不可考,据立于箬岭的《重修色岭梅花岭碑记》载,现存古道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由许村人牵头筹众资拓建。近年又有重修。梅花岭指箬岭北面的山岭,即过箬岭关后,前往太平谭家桥的古道。色岭位于箬岭之东,也称东箬岭,其名从何而来,颇为费解,按《重修色岭梅花岭碑记》载的“斯有括形之名,路曰色岭”之说,色岭或是按山岭形胜命名的。值此初夏季节,我们特意驱车至旌德,从古道东入口高甲村开始登山。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在众多徽州古道中,色岭古道属保护良好一类,不仅路面、路亭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增设了指路标识及沿途古建筑介绍,且还在入口处新建了停车场及关楼。关楼两层,下为关墙,中有拱形关洞,古道中穿,拱顶额题“旌歙古道”四个大字;二层四周建有城堞,中为阁楼,可供游人登高望远。

    过关洞,古道走过一小段平缓路面后,即开始登高。现在正是徽州天无三日晴的季节,前些天一直阴雨绵绵,昨夜还下了一场雨,路面的青石板还湿漉漉的,路边的藤草上还蘸着水珠,空气中夹杂着腐土枯叶的味道,这样的天气登山,不晒不热不湿,是再好不过了,在不经意间,就已到达第一座路亭——五里洞。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五里洞)

    五里洞长3米、宽3.5米、高2.5米,是绩溪旌德境内常见的拱洞式穿心亭,花岗岩条石垒砌,两侧置有石凳,拱顶嵌石额,上镌“五里洞”三个大字。石洞内外石墙缝隙间,基本无泥土和藤蔓杂草,洞顶长有手臂粗灌木,以此可判断,石拱为历史原貌,两边石墙曾有坍塌,近年才砌筑修复的。拱洞式路亭虽造价颇高,但经年耐用,只要地基稳固,可保几百年不圮,是其它路亭不可比的。石洞内壁嵌有石碑,字迹已糊,隐约可见“正德七年”(1512)、“叶大泰”等字样,另一块石碑刻有“南无观世音菩萨神位”,但无佛龛。据了解,这一路上几个路亭都是一位叫叶大泰的徽商捐建的,耗银千余两,遗憾的是我未找到有关叶大泰的史料。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靠壁洞)

    距五里洞一公里处的“靠壁洞”形制与前者一致,建于清代,规模略小,依山临路而建,故名。石洞内壁石碑镌有“当境土地”四个小字,同样无佛龛。在徽州古道的路亭中,普遍设有佛龛,供奉菩萨神位,但各地所供不同,休婺间的路亭主供“泗州大圣”,歙绩一带以“土地爷”、“观音”为主,当然也有五龙岭那样,哪路神仙都不得罪的,“泗洲大圣”、“当方土地”等“列位神像”全部一起供上的。这些神像虽“分工”各异,但驻守在这人来的古道上,保佑商贾行人平安是它们共同的“职责”。平安是财,平安是福,徽州人“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平安是他们心中许下的最大的愿。在五里洞与靠壁洞之间的古道边,一根辟邪驱魔的“如来佛柱”,也同样是为徽州人出行保平安的。佛柱高2米余,八面菱形,每面均刻有“阿弥陀佛”字样,柱顶还有三层莲花形毗罗帽,下有方形石基。据当地村民介绍,佛柱不仅能驱赶路边的孤魂野鬼,还能保一方风调雨顺,古时如遇久旱不雨,周边百姓们便抬着祭祀物品来此祭拜求雨,很是灵验。在徽州古道上,村庄水口边,也常有如来佛柱,只是现存已不多,除此之外,在不远处的箬岭古道上也有一根,黄山松谷庵古道边那根佛柱最有特色,八面依次刻着“南无多宝如来、南无宝胜如来、南无妙色声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离怖畏如来、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文佛”,各路如来悉数列位,故名“八佛名经幢”。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靠壁洞位于山腰间,前望古道极顶,回看层峦间,视野所及,葱绿如翠。此刻,太阳也从厚厚的云层中钻了出来,阳光就像水中洗过一样,在山间慢慢洇开,衍化成涛涛滚滚的云海,填平了山峦间的沟沟壑壑,大小的山峰如海中诸岛,在云涛中若隐若现。

    云海是海拔和温度、湿度等诸多环境、气象因素综合而来的产物,观云海的最佳季节是冬季,云层浑厚,持久不散。在这初夏季节里,不仅云海变幻多端,山里的阴晴雷雨也是说变就变的,我们离开靠壁洞不久,姗姗来迟的太阳还是经不住乌云的纠缠,刚露了一会脸就缩进了云层深处,滚滚而来浓雾就像突然从地上长出来似的,瞬间就将整片山林填得严严实实的。灌木林中,本就阴暗,此刻更似夜幕,能见度不足30米,不管登山还是观景,没有广阔的视野,还有什么乐趣呢,何况这盈盈的汗水又与湿漉漉的雾气搅在一起。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但是,即使这样的大雾也不长久,我们一行在林中低头行走,不久,又迎来了轰隆隆的雷声,由轻及重,由远及近,磅礴大雨也随之而来。密集的雨滴洒落在浓密的树梢上,发出沙沙沙的,刚才林中还传来几声鸟鸣,现在一切都已归于宁静,只剩下嘈杂的雨声。早晨出发时,预报了雷阵雨,我们都带了雨具,却没想到这雨来得这么急,这么大,雨中行走不到五分钟,裤子鞋子就已透湿。我们行走在雨帘中,突见发现前面不远有处古建筑,以为遇到救星,但跑近一看,却只有残墙断壁,没一点避雨之地。再说这荒草漫地的废墟里,即使有片瓦遮蔽,我们也不敢贸然深入,或许还有其它生灵在此躲避这突如其来的暴雨。这里即为天竺庵遗址,房舍方形,梁塌瓦落,石墙残存,据《旌德县志》收录的陈陛诚《箬岭修途建庵记》载:“箬岭为通徽孔道,途人所必经,高山上下有三十余里,杳无村庄,行寂寞无人之境,遇溽暑则汗流浃背,而无止息之所,遇祁寒则溯风栗烈,而有皲瘃之悲。江村江景淮心甚悯之,于中途建三山、笃祐、天竺三庵。夏施凉茶,而苦热者不吝琼浆也;冬施姜汤,而患寒者犹如挟纩也。复置田收息,令子若孙永为修路及庵中日用与冬夏茶汤之费。从此往来,行人如登周行坦途,君子履焉;小人视焉,其功岂浅鲜哉?宜乎邑人感其惠,四方之人颂其德也。据此记载,天竺庵应建于清代,由旌德江村人江景淮捐资,且置有茶田,以为路人供应夏茶冬汤。天竺,为印度古称,在此用于庵名,是取佛保平安之意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在天竺庵后面的山壁下,还有一处遗址——卵石墙基和半截门阙,即当地人所称的“老庵”。关于老庵的来历,是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有关:传说当年高甲村,有一对夫妇,新婚不久,丈夫即外出经商,从此,这条翻山越岭的古道成了望夫归来的标志。然时光催人,岁月熬人,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丈夫却一去不返,杳无音信,妻子盼夫心切,便卖掉房屋和田地,在此建了这栋石房,一边为路人施茶,一边向过往客人打探丈夫行踪。在漫长的等待中,妻子的心也逐渐归于平静,每日吃斋念佛,广结善缘,当年的年轻少妇,也成了白发老妪,直至独守终身,郁郁而终。寡居深山僻野是静心养性,施茶路人则是积德行善,曾有诗曰:“天半钟声惊落叶,山中云影隐朝曦。临风万竹摇清露,净我尘寰采玉芝。”在残垣断壁间,在岁月的尘埃中,不管是天竺庵,还是老庵,这些故事,都已窖藏成温暖的记忆,镌刻在这静美的山中,在钟声云影里,在青竹晨露下。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过天竺庵,古道以Z字型盘道继续登高,虽然这段路面宽达1.5米,石板平整,阶级平缓,但这茫茫雨雾下,踩在长满青苔的石缝间,走在覆盖尘土的青石上,一不小心,则可能滑个狗啃泥。好在前行200多米,就有一座可避雨的“旺子洞”。

    旺子洞也是一座穿心亭,只是两端砌有石墙,中有门阙供古道通行。据其拱顶石额上的碑铭记载,该洞于明万历年间,由江辉宗始建,数百年后的清道光二十九年,该洞“倾圮已久”,其裔孙江懋理继先祖遗志,承其善举,在其家族馀庆堂重修箬岭古道同时,独资捐修了这处石洞路亭。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关于“旺子洞”,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说是旺子洞为古时旌德西部百姓求子之所,那些久不得子的女子,都要来此烧香祭祀,以求神灵送子;另一说法是,此处因父母盼子而来,那些忍不住思子之情的父母,常来此等待瞭望,故又名“望子洞”。旺子洞位于山腰中的一段“地无三尺平”的石阶中部,站在石亭外,不管是下瞰,还是上望,视野所及都不超50米,“望子”之说似乎有些牵强。再说洞内也无任何佛龛或碑石可供祭祀,当年那些小脚女人不远几十里登高来此,不知是祭拜哪路神仙和我们一起在旺子洞里避雨、又在“肌肤之亲”中伴我随前行的,还有几枚小动物——山蚂蟥。山蚂蟥与水蚂蟥不同,不仅对人体热量感应能力超强,且其深入皮脂时“注射”的麻醉剂绝对超过任何一种医用麻醉药品,被它叮咬时竟没任何感觉,就是它吃饱喝足离去后,创口血流不止,也仍无任何痛感。我们在旺子洞呆了二十多分钟,等到雨停后继续前行,却直到垭口的“天星洞”坐下休息,看到裤脚上印着殷红的血迹,才知被蚂蟥袭击了。我放下背包,脱下衣服仔细一找,竟然在外衣上,背包上,脚踝上,甚至手臂上,都发现了蚂蟥。再细看脚下的地面浮土上,到处都有蚂蟥在蠕动,一旦有人走近,停顿数秒,它即会弹跳上身。真不敢想象,这一两厘米长的软体动物,哪来这么强大的弹跳力?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这些年走古道,常有蛇虫蚂蟥,但这么多蚂蟥是绝无仅有的。天星洞为色岭古道最高点,海拔1009米,古时行走夜路者经此,便将马灯挂在洞口,远观仿若天上星辰闪烁,故名。天星洞所在山岭叫东箬岭,位于两峰夹持间,是一处天然关隘,其关墙的建筑规模比箬岭关略小,仅有一条宽1米、高2.7米、长7米的甬道连接关隘东西。洞边还有石阶可上关顶平台,古时应有城堞等防御工事,据说,当年试图从旌德入侵徽州的太平军,就是在此被清军阻挡在关外山下的。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此刻,大雨虽停,但路面水凼泥淖依旧,随时都有蚂蟥侵扰,我们不敢在天星洞久留,拍了几张照片后,就马不停蹄地向箬岭关方向狂奔而去。但到了箬岭关,身上还是发现了蚂蟥,即使我们用风油精或食盐将其清除,贴上创可贴止血,可是到了晚上洗澡时,伤口上仍然还有殷殷流血。色岭古道林深草密,泥土潮湿,尤其雨后阴天,泥土里,石缝间,枯叶下,草丛中,树干上,蚂蟥无处不在,无人不袭,让人谈之色变。“色岭”之名难道因此而来的吗?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

    徽州古道—色岭古道(旌歙古道,东箬岭古道)

    本文来源:“乡野闲谈”(黄良顺)公众号

    本站已获得授权如需要转载请联系作者!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徽州主题游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