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徽州古道 徽州古道 关注:0 内容:100

    徽州古道—峰高岭古道(下)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黄山徽风网 > 主题游 > 徽州古道 > 正文
    靓号:230559
    官方

    徽杭古道徽州府(歙县)出发,经昱岭关,通往杭州。绩溪、歙县“水南”一带又有多条“县道”“乡道”跨越山岭与这条官道相接,仿佛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横亘在古徽州东部。广义而言,这棵“大树”上的“枝枝丫丫”都可称之为“徽杭古道”。在众多“枝丫”中,除耳熟能详、足以盖主的绩溪逍遥岭“徽杭古道”外,自绩溪到歙县三阳的“峰高岭古道”是又一条高颜值的“徽州古道”。

    如你有兴趣,请跟我一起去探秘吧……

    【本文6500字,分上、中、下三期推出

    先去看看

    峰高岭古道(上)

    《峰高岭古道(中)

    7.奇山秀水郑家溪

    徽州古道—峰高岭古道(下)

    从黄坛到郑家溪仅有三里路,却有近百米的天然落差,使得这条缘溪而下的古道在挖掘机的铁爪下得以幸存。我离开黄坛村沿着古道拾级而下花岗岩铺成的蹬道被两边柴草挤占得仅剩几十公分,与桃树岭类似,因近期雨水浸泡,路面已长有细细的青苔,滑溜溜的。

    山坳里连接古道的一座单拱石桥已完全被藤蔓遮盖,如不是奔流而下的溪水,真不知这里座古桥桥头一座路亭早已坍塌,多年前浇筑在路亭上的水泥顶也已露出锈迹斑斑的钢筋,像人类撤离后留下的废墟一般。

    徽州古道—峰高岭古道(下)

    走过拱桥,古道在一片竹林中缓缓而下,奔流的溪水与古道渐行渐远只有水击岩石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与只闻其声不见其溪涧相比,对面高耸入云的“百丈崖”上飞流而下的瀑布则有形有声,像一条白龙从漭漭青山中奔腾而出,巨大的轰鸣声响彻整个山谷“百丈崖”崖顶上是一座古村,名“燕窠”,像燕子在房梁下垒砌的巢穴一样,高不可攀。从清凉峰上下来的雨水经过这个只有燕子才能飞上去的村庄后,从崖顶一泻而下,形成多条瀑布,直接跌落到山底的河谷上。瀑布下方一座单拱石桥横跨河上,桥高六七米,长十余米,如一道彩虹连接在古道和山崖之间。在绵绵细雨中,拱桥、清溪、银瀑、峭壁、修竹、青山,构成一幅生动活泼的天然水墨画。



    是前面几条瀑布飞银溅玉的催化,与我们一路走来的细雨终于像一头饥饿的野兽露出狰狞的面目,倾盆大雨将我们迎进了郑家溪这个千年古村。

    徽州古道—峰高岭古道(下)

    《燕窠》  仰时威 摄

    郑家溪位于湖田山南麓山脚“神龙大峡谷”尽头,这个100多人的村庄并无郑氏居住。据村中老者介绍:早在元朝,郑氏聚族成村,屋舍沿徽杭古道绵延数百米,“千灶万丁”之称。明万历年间,村中暴发瘟疫,以致“白骨遍陌野,村里无鸡鸣”,幸存的十余人不得不弃村而去,流落他乡。村庄荒芜百余年后,由水竹坑及淳安柯氏先后迁入,至今已有二百六十余年,村名“郑家溪”沿用至今。

    8.峰高岭上华源关

    徽州古道—峰高岭古道(下)

    郑家溪离峰高岭垭口还有3里路我们冒雨进村时已临近中午,在一户人家门前避雨十几分钟后,雨还没停下来的意思为抵达既定目的地,我们再次冒雨前行。

    古道与村庄连接的是一座工艺粗糙却古朴沧桑的单拱石桥,峰高岭上流下的小股溪水穿过小桥与百丈崖飞奔而来的流汇拢后昌源河奔流而去。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桥却有一个奇妙的名字——吊水桥,相传,古时这座小桥是从古道进入郑家溪的必经之路,一般往来于三阳、绩溪的官差商旅仅从桥头经过也常有小商小贩跨过此桥进入村内贩卖货物,其中就有一位经年累月到村里卖酱油的货郎常在桥上用吊桶吊水掺到酱油里,久而久之,“吊水桥”也就成了不名之名。

    从郑家溪到峰高岭的古道是村民上山干活的重要步道,近年已修葺一新干干净净的花岗岩路面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如今已磨砺黄里透红,在雨水的冲洗下更显温润玉滑,似乎用脚轻轻一点,就能播放出当年商旅络绎的影像当我们背着行囊,撑着雨伞冒着瓢泼大雨向峰高岭出发时,所见村民都投来惊异的目光,也许这种行色匆匆、风雨无阻的景象在这条古道上已消失了太久太久。今天,我们以这种近乎宗教仪式般的行走去感悟当年骡马脚夫翻山越岭肩挑背驮的艰辛,那种苍凉酸楚的历练,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沉淀,如今留在我们这些行走者心中的只有无尽的畅想和油然而生的敬畏

    徽州古道—峰高岭古道(下)

    约半小时,到达峰高岭。

    垭口夹持在湖田山与香炉山之间,海拔480米。岭虽不高,但东有百丈崖天险,西有香炉山绝壁,方圆几十里仅有此处山坳可通达绩溪,为歙绩边界难得的天险和交通咽喉。古时此地往来商旅频繁,历代在此设关驻守,保护人货安全,因处华源河流域,故称“华源关”,素天下徽商第一关”之称(另有说法:华源关设在水岭,请看《水岭古道》华源关南北山势陡峭,为历代兵家必争,太平军就曾在此大战清军,水竹坑村的先人们也因此遭“长毛贼”大肆屠杀。

    徽州古道—峰高岭古道(下)

    峰高岭上有近一亩平地,在杂草荆棘中,当年关隘、客栈等古建筑遗址仍有残存。我们几位站在这个见证了徽州历史的关隘故址上,犀利的山风夹着冰凉的雨滴从垭口下猛烈吹来,风雨呼啸的声音冲击着耳鼓,仿佛回响着当年古战场上的厮杀声、骡马队的吆喝声以及挑粮汉子的喘气声。

    徽州古道—峰高岭古道(下)

    一团山雾从湖田山上聚拢过来,前方那段贴着崖壁开凿的古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并很快消失在朦胧中。此刻,我耳边似乎响起那首著名的“送别诗”:“……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我们每一次行走在这些草蔓丛生的古道上,又何尝不是一次对徽州古道的送别呢?

    ——————————————————————————————–

    徽州古道—峰高岭古道(下)

    本文来源:“乡野闲谈”(黄良顺)公众号

    本站已获得授权如需要转载请联系作者!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徽州主题游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